更新時間:
隨著政策密集落地,消費市場多項指標回暖。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高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項促消費政策加速顯效疊加春節假期效應帶動下,我國消費市場加速升溫,呈現向好勢頭。線下消費回暖,生活服務消費復蘇,消費場景日益多元,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據上海虹橋邊檢站民警介紹,這波客流高峰以內地居民出境旅游觀光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入境回鄉祭祖為主。入境客流方面,近期港澳臺航班旅客大幅增加,較平時上升約30%,部分往來臺灣地區的航班滿倉運營,并成為臺胞的“包機”,不少臺胞全家一起回鄉祭祖,以寄托對故人的思念。出境客流方面,不少內地旅客前往日韓、港澳進行短途旅行,或轉機前往泰國、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旅游,部分在華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也利用小長假回國探親,或全家前往港澳、日韓、東南亞短途出游。上述出入境客流量占客流總量的八成以上。
“以往的訴訟案例中,消費者經常面臨‘舉證難’的問題。”楊崇學說,由于預付式消費合同文本或者記錄消費內容、次數、金額及預付款余額等證據通常由經營者控制,消費者舉證困難。對此,《解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如果經營者控制上述證據卻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法院可依據消費者主張推定事實成立。
而在此之前,臺行政機構在島內輿論壓力之下,例行公事般地發了一份聲明。這份聲明概括起來就是“強烈譴責”“高度遺憾”“嚴正交涉”。然而,這些言辭僅僅停留在表面,說穿了就是一個“空”字。
“防范風險比事后維權更重要。”楊崇學建議,消費者選擇預付服務時,要重點核查商家資質,包括營業執照、辦學許可證等,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信用狀況,優先選擇列入政府“白名單”的機構。“實踐中,許多消費者因未發現企業已被列入失信名單而蒙受損失。”他強調。
曼谷4月7日電 (記者 李映民)當地時間4月7日晚,泰國國家旅游局在曼谷舉辦“重逢微笑泰國”主題活動,歡迎來自中國北方省份的旅業代表團,推介泰國旅游資源。
其中,鐵路客運量預計約5377.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2%。全國水路客運量預計約320.4萬人次,日均106.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6.5%。全國民航客運量預計約558.2萬人次,日均186.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