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四是聚焦發展養老金融,在上海創新養老金的發展模式,壯大養老金規模。比如可以借鑒臨港片區人才年金計劃,在全市推動建立人才年金,允許外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優先加入。也可以針對平臺就業人員、主播以及自媒體從業人員探索建立符合他們收入水平的年金計劃。這樣一方面可以壯大養老金規模,另一方面積累的長期資金也可以反哺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
對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發《關于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切實做好抗旱播種保苗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種、田間管理、旱情監測、水源調度等提出要求。嚴格落實以氣象預報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組織相關部門滾動開展旱情會商,分析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及時啟動省級抗旱應急四級響應,14個省轄市先后啟動本地區抗旱應急響應機制,全省進入抗旱應急狀態。
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在3月6日下午舉行的上海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在回答媒體記者關于高校學科專業調整的提問時,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說,上海的高校正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學科專業的調整優化工作,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產業快速變革的當下,高校培養人的具體靶標也發生了變化,因而培養人的鏈條也要相應發生變化,鏈條中最初的一環就是學科專業的設置。
曾文莉認為,在職業選手商業價值充分釋放后,其成功效應才會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從事網球運動,而這是中國網球經濟發展的根基。
二是提升為企服務水平。圍繞政務服務、政策服務、要素保障服務、涉外服務等方面提出改革舉措。比如,用好線上線下渠道,提升惠企政策服務的便捷性、清晰性和可及性;全力優化人才服務;積極為企業提供法律、融資增信等服務。
梅兵強調,事實上,高校是一個統稱,根據高校不同的類型,專業學科的調整也是不同的,“我們也會結合不同高校的類型類別,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優勢和傳統來進行調節。比如說技能型高校,專業設置會與產業行業結合得更加緊密、具體一些,而一些研究型的大學可能就會更加基礎、前瞻一些。”
在當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鄭柵潔表示,“十四五”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正在把“十四五”發展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各項目標任務進展符合預期,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得到更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