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二是文旅商體展要打造消費新場景,通過新場景促消費。比如說:從去年7月份開展的古埃及文明展,到現在有160萬人次觀展,收入中有4億的規模,一半左右來自文創以及帶動的周邊消費,所以文旅體商展及其場景消費會帶來很大的倍數效應。去年上海舉辦首屆“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與“五五購物節”聯動起來,連通暑期消費、奧運時間、夜間經濟等,更多的場景打造,更多的首播、首演、首展等首發經濟,綜合帶動很多消費。消費場景背后在消費領域里出現很多新的業態、新的場景、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服務。通過場景促進消費,以消費升級帶動更多的產業發展。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2025年,我們將繼續打造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通道集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盧軍直言,盡管近些年兩地交通已更為便捷,但多向、多節點的路網體系尚未完全形成,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還有不足。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隔,處在兩岸融合發展最前沿,是涉臺文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數據顯示,目前福建登記在冊的涉臺文物有1500多處,見證著兩岸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的時代內涵和內在聯系。
近年來,傳化全面擁抱AI時代,發揮傳化產業基礎與平臺優勢,開放場景,共建制造、物流、農業等行業機器人的訓練場與解決方案。同時,打造“AI+”應用能力,提升科技研發、管理效率,向現代企業變革轉型。
要讓市場活起來,企業的感受度好了,消費者的感受度也要提升。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首項重點任務。近年來,上海大力推行各類消費券、消費補貼、消費新活動新場景等,激發消費潛能。
“置換政策已經實現良好開局,政策效能正在持續釋放。我們將堅持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努力取得更大成效。”藍佛安列出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四是聚焦發展養老金融,在上海創新養老金的發展模式,壯大養老金規模。比如可以借鑒臨港片區人才年金計劃,在全市推動建立人才年金,允許外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優先加入。也可以針對平臺就業人員、主播以及自媒體從業人員探索建立符合他們收入水平的年金計劃。這樣一方面可以壯大養老金規模,另一方面積累的長期資金也可以反哺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
二是聚焦養老科技,大力發展適老化智慧產品。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智能眼鏡、助聽器、智能床墊、智能紙尿庫、康復和護理機器人等領域,都是值得大力推動發展的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