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中國銀行公布2025年一季度經營業績。從財報看,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國銀行整體經營保持了韌性和定力。集團資產規模穩健增長,經營管理保持穩中有進。同時,該行緊扣國家戰略導向,錨定服務實體經濟、助推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科技創新等主責主業持續發力,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顯著提升,全球化優勢持續鞏固,經營發展再上新臺階。
夯實基礎,加大重點領域支持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35.9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64%;負債總額33.0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84%,業務規模平穩增加。實現營業收入1649億元,同比增長2.41%;實現稅后利潤586億元、股東應享稅后利潤544億元,財務效益保持穩健。凈息差1.29%,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66%,凈資產收益率(ROE)9.09%,成本收入比26.17%,主要指標保持合理區間。
在夯實經營業績的基礎上,中國銀行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振消費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之首,中國銀行圍繞消費領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出臺《中國銀行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助力提振消費。持續推進“萬千百億”惠民行動,深耕客戶家裝、家具、家電等場景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非房消費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7.62%。
在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民營企業貸款較年初新增3532億元,增幅7.99%。制造業貸款較年初新增2226億元,增幅7.46%。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中國銀行位列一季度銀行間市場民營企業債券承銷首位。
中國銀行不斷優化產品服務,助力增進市場和投資人對民營企業的價值認同,持續助力優化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環境。在豐富產品體系方面,中國銀行為民營企業提供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證券化、熊貓債等多元化產品服務,設計并發行綠色、科創等創新產品。數據顯示,中國銀行近五年累計覆蓋民企債券投資人200余家,助力提高民企債券融資市場知名度。
在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方面。中國銀行累計支持73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253.59億元,保持市場領先,其中多家客戶在中銀證券開立專用證券賬戶,集團內聯動效果顯著。
此外,中國銀行圍繞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大房貸投放力度,一季度貸款投放量同比增長13.45%。
深耕全球,以開放鏈接世界
自1929年設立首家境外機構倫敦代表處始,中國銀行全球化發展已近百年。目前中國銀行境外機構已覆蓋六大洲共6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4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依托在全球重要戰略節點布局完整的優勢,為跨越國界的商貿往來、經濟交流架起橋梁。
近年來,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新業態催生了金融服務差異化需求,為便利跨境貿易結算,中國銀行在跨境電商結算領域推出“中銀跨境e商通”系列產品,可對接境內外支付機構、跨境電商平臺等不同場景,為跨境電商各類主體提供線上結算服務。相較傳統跨境結算業務,支持批量化結算,在提升跨境結算處理效率的同時,大幅度降低跨境結算成本,有效滿足跨境電商小額、高頻業務結算需求。
數據顯示,在跨境電商領域,中國銀行持續優化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體系,一季度末跨境電商結算規模同比增長約39.58%。
作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資銀行,中國銀行持續鞏固海外布局優勢,不斷優化金融供給、創新服務模式,提升國際競爭力,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中國銀行穩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序發展,積極參與、推動境外當地人民幣市場建設,深度參與和支持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持續完善跨境人民幣清算服務體系。截至一季度末,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27.95%,份額保持市場首位;CIPS間參行數量保持同業第一,在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的全球34家人民幣清算行中占16席,繼續保持同業第一。
此外,中國銀行多年來深耕債務資本市場,聚焦服務實體經濟、落實國家戰略和助力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致力于為境內外投融資客戶提供“一點接入,全球響應”服務。持續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熊貓債承銷量市場份額連續十一年保持第一;完善離岸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為中資企業國際市場融資提供定價基準;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境外綠色債券承銷市場份額排名保持中資機構第一。
擁抱未來,金融之水澆灌創新沃土
當前,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應用,正在加速重構全球產業版圖。新興產業具有技術迭代快、跨界融合深、戰略價值高的特征,是重塑產業鏈的“關鍵變量”,也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增量”,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從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產品體系、專業能力和風控能力建設出發,提出7方面20條措施。
中國銀行著力推動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同頻共振,圍繞科技企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特點的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制定針對性產品服務策略,推出創新積分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信貸產品,打造“全周期覆蓋、全場景適配、全要素協同”產品服務矩陣,增強授信能力與科技金融的適配性和精準度。
此外,中國銀行在國有大型銀行中率先推進并成功設立科創母基金,為科技創新一級市場注入“耐心資本”;推進AIC股權投資試點業務,數據顯示,目前該行已經與全國18個試點城市全面達成基金合作意向,在7個城市設立9只股權投資試點基金,認繳規模合計79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中國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較年初新增5702億元,增速29.82%;授信客戶達到11.33萬戶,較年初增長10.04%。“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綜合化金融服務累計提供資金超過7200億元。
中國銀行表示,將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構建“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循環,強化對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推廣各階段的全鏈條金融支持,精準對接新質生產力關鍵領域,以更專業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更開放的資源、更前瞻的布局,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025 年,中國銀行以“穩”為基,以“進”為勢,發展穩健、開局良好,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展現出國有大行的戰略定力與創新活力。從科技金融的“精準滴灌”到全球化業務的“深度布局”,中國銀行正以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