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包括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在內,多名與會代表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在這些實實在在、滿是干貨的問答中,我們可以接收到上海傳遞的信號,看到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面對“十四五”收官之年工作和舉措中的“加減乘除”。
“夜校熱”持續升溫,相較于市場上的豐富種類,入駐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海王星數字文創園的重慶智酷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酷創服”)選擇專注擅長的領域,繼續助力創業者的夢想開花結果。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資深網球愛好者張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感慨,“原來就不好預約的網球場,在鄭欽文奪冠后,更不好約了。”他說:“我經常打球的球館最早預約時間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點,但是現在到點就秒沒,手一慢就顯示預約完畢。”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印海蓉在回答時提出三點想法,一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和優秀人才培養,讓更多能夠“傳得開、留得下”的佳作滋養一代代人;二是要加強對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三是要提升公共文化內容和服務的供給,提升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
“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資源,優化完善創新資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
如何大力提振消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系列政策措施,“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等。
徐冠巨呼吁,民營企業要主動擁抱AI、變革創新。民營企業應抓住AI時代機遇,加強學習,推動企業向智能武裝的現代企業轉型。同時,通過模式創新放大科技創新的作用,利用制造優勢和平臺能力,為科技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訓練場,共同開發行業智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