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一是國際經濟中心。我們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39萬億元,城市經濟規模已經進入了5萬億元以上的新階段,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達到1.8萬億元。二是國際金融中心。我們著力完善金融市場、產品、機構、基礎設施“四個體系”,全市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3650萬億元、再創新高,持牌金融機構增加到1782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555家、超過30%。三是國際貿易中心。我們優化外貿結構,加快發展離岸貿易、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上海口岸貿易總額超過11萬億元、繼續保持全球城市首位。四是國際航運中心。我們著力增強航運樞紐功能,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50.6萬標準箱、連續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五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我們持續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7.9件,“上海—蘇州”集群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的排名連續兩年位列第5。
生于1978年的黃蕾,是臺盟南平市委會主委、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黃蕾接受記者專訪。
隨著參與網球運動的人逐漸增多,中國網球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紀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在做一個項目,在北京朝陽區規劃一個‘大滿貫網球文化公園’,將匯集所有大滿貫要素。人們既能在此觀看全球頂級賽事,也能在場地上訓練和比賽。”紀寧說,這僅是一個案例,但從中可以窺見中國網球運動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專業化。作為體育產業的參與者與觀察者,紀寧表示,不僅北京,全國各地網球運動設施也發展得越來越好。
記者留意到,現場座位也經過精心安排,每桌都是孩子、老人與工作人員穿插而坐。拉薩市社會福利院院長鄧君介紹:“藏歷新年對我們而言,是傳遞愛與希望的重要時刻。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和老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加深他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與熱愛。”
我國經濟大省教育、人才資源較為豐富,產業基礎較為雄厚,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上有條件有能力打頭陣。從指導上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到勉勵浙江“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從指引廣東“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到要求江蘇“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大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寄予了深切期望。當前,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經濟大省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牢牢把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提升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
近年來,安徽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密集的高鐵路網優勢和該省文旅資源優勢,以大力發展“高鐵+旅游”為切入點,與滬蘇浙深化合作、相互賦能,形成安徽省文旅消費持續增長、區域市場活力持續釋放的共贏多贏局面。
《安徽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第三批)》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涉及科創產業、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