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在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規劃》表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動縣域產業加快融入鄰近大中城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梯次向縣域轉移。支持涉農高校、企業辦好高質量職業技能培訓,鼓勵開展農民工急需緊缺職業專項培訓,健全跨區域就業服務機制,建立區域勞務協作平臺,促進農民就業拓崗增收。加強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體農村居民并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健全低保標準制定和動態調整機制。
GDP萬億城市是全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在全國經濟版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4年,唐山新晉為GDP萬億城市,GDP萬億城市數量達到27個,這27個城市2024年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超過了四成,達到40.9%,比2023年大幅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地方版的促消費政策也在密集出臺。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促消費力度”“加強市區聯動,擴大消費券內容和商戶覆蓋范圍,統籌有序發放專項消費券”等多項措施。
作為由一國政府擁有并管理的長期投資資金池,主權基金投資規模大、投資期限長,側重關注有發展前景的未來產業。從引導外資直接開展產業投資,到鼓勵海外主權基金來大灣區當“伯樂”,廣東在聯動不同類型外資形成疊加投資效應的同時,還在不斷自我改革,不斷深化制度型開放,帶來更多改革紅利。
香港4月7日電 (記者 戴小橦)“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簡介會7日在港舉行。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表示,今年6月至9月會舉辦超過280場活動,邀請3000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海外的藝術家參與。
《規劃》強調創新對建設農業強國的作用,要求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增強農業強國建設后勁。
廈門軌道建設發展集團工作人員 廖靖琳:這里有一段區域必須是從島內往島外發展,所以我們在選擇線位的時候,考慮到原來的鷹廈鐵路和廈門的老海堤這一段,如果能夠把海堤通過改造,結合地鐵線路,能降低工程風險、節約工程投資,能夠有效讓海堤的這個歷史產物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