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從2月的五部門座談會到3月全國兩會,民營企業家們提出了相似的訴求——“科研企業期待更精準的金融政策打通融資堵點”“民企權益融資需放寬限額”“養殖戶亟待無還本續貸等支持”……構建更精準、靈活的融資體系是他們的共同期盼。
高校目前就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眼下的需要和趨勢的需要來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淘汰掉一些已經不需要的學科專業,增設一些急需的、新興的和面向未來的學科專業。實際上,淘汰掉的一些學科專業在當時也基本是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而設置的,所以學科專業的適時調整優化工作也是高校的一項常規工作,只不過近年應勢而變、加大了調整的規模和速度。
南寧3月6日電 (龍慧英 鄭志大)據第24批援尼日爾中國醫療隊(以下簡稱中國醫療隊)6日提供的信息,近日,該醫療隊副隊長、創傷骨科專家農建部帶領中尼骨科團隊,運用骨搬運技術(Ilizarov技術)成功治愈一名骨折后下肢嚴重畸形患兒,這是西非地區首次成功應用該技術。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內容和產品的供給,提升服務質量。藝術要為社會服務、要為人民服務。要優化文化服務供給。上海人民城市建設中也一直強調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當然也包括優質的文化資源。
一是發展“成勢”,放大帶動效應。從區域協調發展看,只有不斷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才能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我們將特別關注強化鏈接,以高開放度、高市場度鏈接全球、連接區域,招引更多機構和人才集聚上海,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強化聯動,加強“五個中心”功能聯動,形成互相支撐、攥指成拳的“功能聚合體”。目前,我們已研究制定加快推進“五個中心”建設2025年重點任務安排,聚焦整體效應、平臺效應、放大效應、輻射效應,謀劃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政策落地落實。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引擎,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舞臺。二者融合的途徑是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去年在安徽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給出重要方法論:“工作中要善于抓‘兩頭’,一頭抓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領軍企業,支持其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另一頭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幫助其逐步發展壯大,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