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推動體育賽事職業化,支持發展體育經紀人隊伍,挖掘體育明星市場價值。2019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的通知,《關于對國家隊運動員商業活動試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運動員商業活動的規定被廢止。曾文莉認為,即便如此,目前國內體育經濟的價值還有待充分釋放。她對已走上職業化道路多年的網球充滿希望,認為網球市場可能是一個突破口。
紀寧說:“歐美國家的網球市場已逐漸進入飽和階段,中國被認為可能帶來新的爆發性增長點。”他認為,在中國這個網球新興市場,應更充分地挖掘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這有利于全面釋放中國體育經濟的增長潛力。”
曾文莉認為,在職業選手商業價值充分釋放后,其成功效應才會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從事網球運動,而這是中國網球經濟發展的根基。
隨著參與網球運動的人逐漸增多,中國網球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紀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在做一個項目,在北京朝陽區規劃一個‘大滿貫網球文化公園’,將匯集所有大滿貫要素。人們既能在此觀看全球頂級賽事,也能在場地上訓練和比賽。”紀寧說,這僅是一個案例,但從中可以窺見中國網球運動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專業化。作為體育產業的參與者與觀察者,紀寧表示,不僅北京,全國各地網球運動設施也發展得越來越好。
6月13日9時,國家防總針對廣西、福建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兩個工作組分赴廣西、福建協助指導;新增針對河北、內蒙古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并繼續維持針對河南、山東的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兩個工作組正在兩省協助指導。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與體育宣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庫骨干專家、廣州體育學院教授曾文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體育具有較強的杠桿效應,以體育賽事表演為杠桿,能撬動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體育消費熱情,推動體育產業能級提升,而這個杠桿的原動力主要是運動員尤其是明星運動員。
但隨著稅收征管能力不斷強化,稅收征收率不斷提高,企業實際稅負正在逐步接近名義稅負,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痛感會更明顯,一些企業如果不能承擔可能會選擇停業,這不僅影響就業,更會對宏觀經濟運行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