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上海老齡化的程度比較高,目前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568萬人,所以上海發展養老事業、銀發經濟具有現實需要,也有比較好的經濟基礎和產業基礎。當前頭部的保險企業都在加大康養產業的布局,通過提供“保險+健康”“保險+養老”等產品,滿足客戶在長壽時代的綜合保障需要。結合在行業里的觀察和實踐,關于在上海這類特大型城市發展養老事業和銀發經濟談四點建議和想法:
持續多年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根本是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清除障礙,清理政府服務各個環節中的弊端隱疾。吳偉表示,營商環境建設帶動了各項改革,對穩增長、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產生了巨大作用。
消費不僅要注重量的增長,更要關注消費結構的升級轉型。把消費分成兩大類,近十年來,一類是商品等實物類消費,年增長速度越來越放緩;另一類是非實物類消費,也就是服務類消費,增長速度在不斷加快,這表明了我國消費結構在加快轉型升級。
他還建議,以原創技術為核心,實施“鏈主”“圈主”培育計劃,大力支持產業核心企業與高校、研發機構及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協同創新生態,編制關鍵技術圖譜和產業鏈圖譜,打造創新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徐冠巨建議,應加快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在供應鏈、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鼓勵優秀企業之間生態體系開放共享、相互賦能。如,浙江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方面有創新優勢,又有深厚的制造基礎,應將兩者結合起來,在制造企業、平臺企業中開放場景,培育人工智能行業應用能力,建設機器人行業訓練場,相互賦能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新活力。(完)
二是持續加大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吸引更多的外來消費、國際消費。去年國際消費季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吸引境外游客人數近140萬。現在上海正在打造國內入境游第一站,要把國際化大都市的魅力展示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到上海。今年春節前后有很多外來游客入境,這就是形成更多的便利化措施,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徐雪瑩)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6日在北京表示,嚴懲違規減持,包括“技術性離婚”減持、繞道減持、“閃電套現”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