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這一常駐的“焦點”在此次會議上再被關注到,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偉在回答提問時先拋出一組數據:截至去年底,全市企業數量289.87萬戶,相當于每一千人就有企業117戶,全國排名第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達到1016家、591家;外資金融機構555家,占比超過30%。去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160億元。要素市場交易更加活躍,去年全市公共資源“一網交易”規模1.18萬億元,金融市場交易總額3650萬億元。
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1.4%,較上月微升0.3個百分點,結束連續4個月的下降趨勢,表明租賃經營類企業發展預期逐漸企穩。
“95后”青年田郁曦正忙著互加微信,學法律的她對行業外的知識都很感興趣,因此報名了創業者夜校。“前幾年我走得很快很浮躁,也沒有認真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總是掉進同樣的陷阱。當我終于正視問題,沉下心鉆研改變,才重新走上正軌。”田郁曦對課程自我認知部分內容感受頗深。
重返課堂,當目光再度被求知欲點亮,終身學習的理念成為當下正在踐行的生動注腳,這或許便是夜校熱潮席卷全國各地的具象化詮釋。(完)
中國煤礦文工團成立于1947年東北解放區,是國家級藝術院團中歷史最悠久的單位之一。2005年,加掛了“中國安全生產藝術團”的牌子。2018年9月,轉隸到文化和旅游部。
四是聚焦發展養老金融,在上海創新養老金的發展模式,壯大養老金規模。比如可以借鑒臨港片區人才年金計劃,在全市推動建立人才年金,允許外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才優先加入。也可以針對平臺就業人員、主播以及自媒體從業人員探索建立符合他們收入水平的年金計劃。這樣一方面可以壯大養老金規模,另一方面積累的長期資金也可以反哺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
在靈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兩臺人形機器人正用仿生五指靈巧演奏電子琴、葫蘆絲,吸引觀眾駐足觀看。據該公司展區工作人員劉思思介紹,其公司研發的靈巧手關節可執行彈鋼琴、吹笛子、擰螺絲、系鞋帶等精細操作,已應用于工廠打包、貼膠帶等重復性工作及實驗室研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