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近年來,臺州為讓外籍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真正實現外籍人才扎根臺州、融入臺州,多方聯動、多措并舉,以更便捷的服務、更優惠的政策,聚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和合之城。
很多城市也拿出真金白銀釋放文旅消費潛力,天津濱海新區、浙江溫州、青海西寧等地發放了文旅消費券,通過“政府補貼+企業讓利”的模式,有效撬動消費杠桿。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一季度數據可能將延續2月以來的態勢。比如成都市發改委3月25日發布數據稱,1~2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7.1%、5.6%、7.8%,較2024年分別加快2.3、2.3、0.5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9.4%,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0.6、3.5個百分點,為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政策密集落地,消費市場多項指標回暖。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高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項促消費政策加速顯效疊加春節假期效應帶動下,我國消費市場加速升溫,呈現向好勢頭。線下消費回暖,生活服務消費復蘇,消費場景日益多元,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中國北方地區是泰國旅游市場中的高潛力區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陜西和河南、河北、山東等城市。來自這些地區的游客普遍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熱衷出境游,并可為泰國旅游產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該區域的游客平均每次旅行的旅游消費高達10000元至12000元人民幣,充分體現出其強大的購買力和對泰國旅游業的重要價值。
部分“旅行+新體驗”正快速崛起。穿著漢服在繁花間打卡拍照,在琳瑯滿目的手作市集欣賞挑選,今年清明假期游客在旅行中對民俗和非遺的偏愛度也越來越高。飛豬數據顯示,包含非遺景點和非遺體驗的“非遺研學游”熱度同比大增68%;另外,采茶游熱度同比增長近20%,包含挖筍、挖野菜體驗在內的旅游熱度同比增長47%。
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字里行間,既有宏觀藍圖的擘畫,亦有具體制度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