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每天7趟往返,哪個彎道該減速,哪里雨天打滑,尚禮斌一清二楚。從業9年,駕駛里程42萬公里、運送乘客162萬多人次,沒有一次違章,也沒接過一起投訴。
中國名義稅負一直高于實際稅負。所謂名義稅負是指企業名義上該繳納的稅費。由于征管、企業對稅法理解等原因,實際上企業不一定足額繳納法律意義上的稅費。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定期往返的境外采購商群體,還有不少外國游客是因為我國近期推出的“240小時免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政策,選擇了“中國游”“中國購”的。在這當中,大多數外國游客是從上海、杭州等城市入境,再將“世界超市”義烏納入了購物行程。
近些年我們也能看到這些舉措,中國推出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有不少是長期執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為消除重復征稅,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增值稅基本稅率從17%降至13%;個人所得稅也通過擴大稅率級距、增加專項附加扣除、提高起征點,實際降低了稅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等。
最近兩起企業補稅事件引起市場關注。一是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補稅8500萬元,因這筆稅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稅務“倒查30年”成為輿論焦點。二是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當地稅務要求補稅5億元的通知,最近企業宣布停產。上述兩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業人士的擔憂。這些擔憂包括是否存在全國性查稅,不少企業擔憂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補稅,這對于經營困難的當下無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級、市級稅務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沒有全國性查稅部署。一些地方根據當地稅收大數據風險提示等對個別企業查稅,是日常工作,也是稅務部門正常履職。畢竟稅務部門主要負責稅收、社會保險費和有關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發現偷逃稅、少繳稅行為,理應依法制止,否則就是瀆職。(第一財經)
紀寧說:“歐美國家的網球市場已逐漸進入飽和階段,中國被認為可能帶來新的爆發性增長點。”他認為,在中國這個網球新興市場,應更充分地挖掘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這有利于全面釋放中國體育經濟的增長潛力。”
進入4月以來,美元走弱、新臺幣走強趨勢明顯。截至5月2日,新臺幣已連續五個工作日升值。“風傳媒”報道指,盡管臺當局行政機構聲稱“美方并未要求新臺幣升值”,但臺北匯市仍掀起“賣匯風潮”,新臺幣近期遭逢強大升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