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近年來,諸如辦卡、充會員等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美容美發、健身等許多行業廣泛應用,但現實中,消費者常陷入“充值容易退錢難”的困境。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針對“卷款跑路”“霸王條款”、收款不退等現象,細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則。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也認為,擴大消費既是短期穩經濟的重要抓手,也是中長期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必然選擇。2025年我國消費將溫和回升,根據對居民收入增速和邊際消費傾向的判斷,可測算出基準情景下2025年居民消費支出約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增長4%~5%。
主導產業的快速增長不僅在于內需,還在于外需。合肥市商務局還發布,1~2月,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640.1億元,增長24.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5.8、9.8個百分點。其中,“新三樣”出口延續去年高增長,1~2月實現出口87.9億元,增長90.9%,高于全市出口增速62.3個百分點。
此外,一些人性化的措施,也體現假日期間城市治理溫度,成為激發消費活力的潤滑劑。如,山東臨沂市、威海市交警部門在清明假期期間推行輕微交通違法免罰措施。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春會在孔子博物館簫韶樂團創作的《風乎舞雩》古典樂舞中拉開帷幕。
博時基金稱,內外風險收斂后,市場或將重新圍繞新興產業技術進步的邏輯進行交易,AI應用端等產業縱深方向或仍是長期主線,建議對科技創新進展保持關注。
清明假期數據表明,中國消費市場依然表現出十足的韌性與升級潛力,假日經濟與文旅融合新業態持續釋放內需活力,為穩增長注入新動能。
倪淑儀表示,希望通過每年的中華文化節展示優秀的、具香港特色的中華文化藝術作品,助力提升國家軟實力與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提升市民國民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