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對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發《關于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切實做好抗旱播種保苗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種、田間管理、旱情監測、水源調度等提出要求。嚴格落實以氣象預報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組織相關部門滾動開展旱情會商,分析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及時啟動省級抗旱應急四級響應,14個省轄市先后啟動本地區抗旱應急響應機制,全省進入抗旱應急狀態。
顧軍在回答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問題時表示,這些成果體現了共育新質生產力、共推市場一體化、共建美麗先行區、強化一體化機制等四個方面的“新”。而下一步,上海將繼續攜手蘇浙皖三省,努力實現“四個成”。
如何大力提振消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系列政策措施,“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等。
四是全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加快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推進洋山綠色船籍港建設,擴大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油、保稅液化天然氣、綠色甲醇等加注業務規模,支持更多班輪公司參與沿海捎帶業務試點。大力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提高航運保險全球承保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拓展財資管理、投資決策、共享服務等總部功能,培育發展多功能總部、亞太區總部、事業部全球總部等高能級總部。
三是加快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一方面,旅游、購物、餐飲、消費甚至體育等,最重要的是體驗文化。文化賦能,對提高整個文旅商體展的發展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還有科技賦能,包括科技創新、人工智能運用,就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產品、新的技術、新的服務,特別對不同年齡群體帶動很多消費。
近段時間,國內多所高校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新學院建立,舊專業關停。復旦大學一次性建設6個新工科創新學院,加速向創新型大學轉型;上海交大也在一天內成立四個新學院。在科技發展和社會變革浪潮之中,高校的專業調整似乎成為一種適應變化的必然。
高校目前就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眼下的需要和趨勢的需要來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淘汰掉一些已經不需要的學科專業,增設一些急需的、新興的和面向未來的學科專業。實際上,淘汰掉的一些學科專業在當時也基本是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而設置的,所以學科專業的適時調整優化工作也是高校的一項常規工作,只不過近年應勢而變、加大了調整的規模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