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王文濤表示,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加劇,個別國家揮舞“關稅大棒”,擾亂國際貿易秩序,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嚴峻形勢。
《安徽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第三批)》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涉及科創產業、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對江蘇作為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提出明確要求。其中,“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排在首位。
2024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突破33萬億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占全國比重從2018年的23.9%提升到了24.6%;區域進出口總值突破16萬億元,占全國36.5%,比重較2023年再提高0.2個百分點。170余項“一網通辦”高頻政務服務和應用實現跨省通辦;一體化示范區累計52項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復制推廣,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條例成為《立法法》實施以來全國首個綜合性、跨省域、創制性立法。這些很好體現了長三角“增長極、動力源、試驗田”的責任擔當,也是我們一年多來在“四個新”上重點著力的成果。
游盈隆表示,賴清德上任第一個月,只獲不到半數臺灣民眾的支持,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的流失是全面性的,不同程度的。游盈隆指出,根據相關經驗證據,近一個月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三:
北京3月6日電(吳家駒 宮宏宇)今年全國兩會,“提振消費”繼續成為熱門話題。多家跨國企業高管向表示,中國消費市場活力澎湃,大力提振消費的政策信號,為企業帶來蓬勃商機。
在當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鄭柵潔表示,“十四五”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正在把“十四五”發展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各項目標任務進展符合預期,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得到更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