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國際在線專稿:4月27日,馬來西亞主流英文媒體《星報》刊發題為《馬來西亞與中國:攜手共進 增強韌性》的評論文章,文章高度評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成果,稱贊馬中兩國不斷深化雙邊關系與多領域合作的努力。文章指出,在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的當下,馬中兩國更應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應對挑戰,中國積極參與經貿合作的立場和姿態正惠及整個東南亞地區。
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隨著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過更便捷的方式來到中國,了解、感受中國的開放態度、全球胸懷,旅游企業也將結合更多體驗性的文化內容,設計豐富多樣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時,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有著很多華人華僑,單方面免簽的推出,在方便他們回國探親訪友之余,同時也可以通過旅游,來看看中國發生的深刻變化,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資深網球愛好者張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感慨,“原來就不好預約的網球場,在鄭欽文奪冠后,更不好約了。”他說:“我經常打球的球館最早預約時間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點,但是現在到點就秒沒,手一慢就顯示預約完畢。”
曾文莉說,“要發展網球經濟和其他體育經濟,我們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將體育產業充分市場化,運動員的商業價值是否已充分釋放,對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的杠桿作用是否已充分發揮。”她表示,“我們應該為明星運動員的商業活動營造更好的輿論環境、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綿陽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25家,全社會研發經費(R&D)投入強度位居全國前列。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與體育宣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庫骨干專家、廣州體育學院教授曾文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體育具有較強的杠桿效應,以體育賽事表演為杠桿,能撬動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體育消費熱情,推動體育產業能級提升,而這個杠桿的原動力主要是運動員尤其是明星運動員。
隨著參與網球運動的人逐漸增多,中國網球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紀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在做一個項目,在北京朝陽區規劃一個‘大滿貫網球文化公園’,將匯集所有大滿貫要素。人們既能在此觀看全球頂級賽事,也能在場地上訓練和比賽。”紀寧說,這僅是一個案例,但從中可以窺見中國網球運動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專業化。作為體育產業的參與者與觀察者,紀寧表示,不僅北京,全國各地網球運動設施也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