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印海蓉在回答時提出三點想法,一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和優秀人才培養,讓更多能夠“傳得開、留得下”的佳作滋養一代代人;二是要加強對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三是要提升公共文化內容和服務的供給,提升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
“中國真正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心,依靠的是科技創新。企業要能夠持續做強做大,也必須要持續保持創新引領。”吳迪表示,在新技術產業科技引領這一方面,鷺燕將繼續堅持研發與產業化并舉,在人工智能、供應鏈創新、干細胞基因技術等方面大力開發和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既面臨挑戰,也存在機遇。總的來看,機遇大于挑戰,我們有底氣、有動力、有優勢。
但川渝兩地很快意識到,合作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諸多領域實現‘破題’,并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劉廷安表示。
8月28日上午,中國煤礦文工團召開干部大會,宣布文工團領導任命決定。經文化和旅游部研究決定,任命靳東為中國煤礦文工團(中國安全生產藝術團)團長。
一是發展“成勢”,放大帶動效應。從區域協調發展看,只有不斷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才能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我們將特別關注強化鏈接,以高開放度、高市場度鏈接全球、連接區域,招引更多機構和人才集聚上海,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強化聯動,加強“五個中心”功能聯動,形成互相支撐、攥指成拳的“功能聚合體”。目前,我們已研究制定加快推進“五個中心”建設2025年重點任務安排,聚焦整體效應、平臺效應、放大效應、輻射效應,謀劃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政策落地落實。
活動期間,鄧亞萍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公益項目組一行還將開展基層調研工作,走進世界遺產點開元寺和鯉城區家風家教研學基地蘇廷玉故居,了解當地非遺傳承與發展現狀;走訪蟳埔民俗文化村和黃麗泳工作室,體驗和制作蟳埔女簪花圍及特色服飾,深入了解工坊的發展現狀以及帶動婦女就業的實際情況,并對當前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難點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